徹悟大師 (1741~1810) 清代僧。為蓮宗第十二祖。河北豐潤人,俗姓馬,父諱萬璋,母高氏。大師名際醒,字徹悟、訥堂,號夢東。幼而穎異,喜讀書,少攻舉業,經史群籍靡弗采覽、精通。廿二歲時因大病而悟人生無常,發出世志;病癒,遂禮河北三聖庵之榮池法師出家,翌年於岫雲寺依恆實律師受具足戒。越明年,參謁香界寺之隆一法師,聽講圓覺經;晨夕研詰,精求奧義,遂悟圓覺全經大旨。復依增壽寺慧岸法師聽講相宗,妙得其要。後歷心華寺遍空法師座下,聽法華經、楞嚴經、金剛經等,圓解頓開。於性相二宗三觀十乘之旨,靡不通達,了無滯礙。乾隆卅三年冬,參謁廣通寺之粹如純翁禪師,明向上事,師資道合,並嗣粹如之法.得其禪法,是為臨濟三十六世,磐石七世也。卅八年,粹如遷往主持萬壽寺,師乃繼主廣通寺,提倡禪淨雙修之道。每憶永明延壽禪師,乃禪門宗匠,尚歸心淨土,日課十萬彌陀,期生安養;況今末代,尤宜遵承,遂棲心淨土,主張蓮宗。日限尺香晤客,過此惟禮拜持念而已。後住持覺生寺八年,百廢盡舉。於淨業堂外,別立三堂:「涅槃堂」、「安養堂」、「學士堂」,俾老病者有所依託,初學者便於誦習。師於禪淨宗旨皆深造其奧,律己甚嚴,望人甚切。每當說法,如瓶瀉雲興,辯才無礙;與眾精修,蓮宗之風大扇;遐邇仰化,道俗歸心,當時為法門第一人。恆常講演,勸人念佛,為其所化者一時遍於南北。嘉慶五年 (1800) 退居紅螺山 (遼寧) 資福寺,擔柴運水、泥壁補屋,一飲一食,與眾共之;專以淨土為說,世稱紅螺徹悟。如是者又十年。嘉慶十五年二月,詣萬壽寺掃粹祖塔,辭諸山外護。囑曰:幻緣不久,人世非常,虛生可惜,各宜努力念佛,他年淨土好相見也。三月還山,預知大限時至,命預辦荼毘事物。十月集眾付院務,誡曰:念佛法門.三根普被,無機不收。吾數年來與眾苦心建此道場,本為接待十方來此同修淨業。凡吾所立規模,永宜遵守,不得改弦異轍,不負老僧與眾一片苦心也。臨示寂半月前,覺身微病,命大眾助稱佛號,見虛空中幢幡無數,自西而來。乃告眾曰:淨土相現,吾將西歸矣。眾以住世相勸。師曰:百年如寄,終有所歸;吾得臻聖境,汝等當為師幸,何苦留耶!十二月十六日,命監院師設涅槃齋。十二月十七日申時,告眾曰:吾昨已見文殊、觀音、勢至三大士,今蒙佛親垂接引,吾今去矣!大眾念佛愈勵,師西向合掌,端坐念佛,曰:稱一聲洪名,見一分相好。遂手結彌陀印,安祥往生。眾聞異香浮空。供奉七日,面貌如生,慈和豐滿,髮白變黑,光潤異常。二七入龕,三七荼毘,獲舍利百餘粒。世壽七十,法臘四十九。撰有「示禪教律念佛伽陀」、「徹悟禪師語錄」等。
目前分類:法師略記 (17)
- Jun 08 Sun 2008 10:19
徹悟大師
- Apr 21 Mon 2008 20:58
倓虛法師略記
自稱“湛山老人”的倓虛法師是中國佛教界盛傳的“三虛”——虛雲和尚、太虛大師、倓虛法師之一,于民國初年開始,弘法東北各省,踏遍白山黑水和南北各地,最後渡海南來,在香江講學,緇素受益者甚眾。
- Feb 13 Wed 2008 14:13
能闡法師
太虛法師雲:“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佛即成,是名真現實。”原山東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今山東省佛協顧問,淄博市佛教協會會長,淄川普照寺住持,淄川彌陀寺、清風寺住持,陽谷海會寺方丈能闡法師,是當代高僧之一。老法師一生道行卓絕,行持孤峻,戒如冰雪,心若神珠,撫眾安僧,興修伽藍,宏願悲深,梵行高尚,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完美的道德品行,贏得了僧俗兩界信眾的尊崇和愛戴,也為推動山東省佛教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下面,我們將能闡法師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披露給大家。
- Feb 13 Wed 2008 14:12
圓瑛法師
圓瑛法師生於1878年,是福建古田縣端上村上,俗姓吳。圓瑛小時候即能過目成誦,聰穎過人。17歲之時,便覺人生如夢,便想舍俗出家,被他的叔叔極力阻攔,沒有能夠如願。18歲時生了一場大病,病癒後更加堅定了出家的決心,於是到福州鼓山湧泉寺,禮莆田縣梅峰寺增西和尚為師,法名弘悟,字圓瑛,號韜光,自號一吼主人,三求堂主人,靈源行者離垢子等。19歲時到鼓山湧泉寺依妙蓮和尚受具足戒。
- Feb 13 Wed 2008 14:11
應慈法師
應慈法師生於 1837 年, 俗姓餘,名鐸,號振卿,法號顯親,晚年別署拈花老人。祖籍安徽歙縣,其父是新安江上游的一個鹽商家庭,家中資財富有,但其父在應慈幼年時就病故了。
- Feb 13 Wed 2008 14:10
能海上師
海公上師俗姓龔,名學光,字緝熙,1886年丙戌臘月誕生於四川綿竹縣漢旺場。父名常一,母張氏。有姐一,長師十歲。後遷家縣城,父以攤販為業。不數年,父母相繼去世,姐弟相依為命。師就附近私塾讀書。年稍長,漸聞維新與變法之爭,即留心國是。
- Feb 13 Wed 2008 14:09
法尊法師
法尊法師,俗姓溫,法名妙貴,字法尊。筆名避囂室主、敬之,瑜伽行者道在。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十二月十四日生於河北深縣南周堡村,一九八零年十二月十四日圓寂於北京廣濟寺。世壽七十九歲,戒臘五十九齡。靈骨塔建在五臺山廣宗寺。
- Feb 13 Wed 2008 14:08
來果禪師
幼年時即道心堅決,二十四歲出家,參訪普陀,駐足金山,潛修終南,承法高旻,為臨濟正宗法脈。繼主高旻後,整頓寺院,重建梵剎。來師身體魁梧,聲音洪亮,儀錶威嚴,性情豪爽。他生平以弘法悟道為己任,宗說兼通,普接三根,棒喝雙舉,鐘鼓交參;領眾三十餘年,未嘗少懈。行頭陀行,挖土擔糞,樣樣俱來。在重建高旻期間,他曾到各地去講經弘法,法緣極盛,各地皈依弟子數以萬計。一九四九年以後,僧侶齋糧,頓感缺乏,高旻寺常住一百數十人,少壯者從事編織以餬口,而掛單者猶接踵相接,於是禪堂內坐禪,院落中編織,竹篦與香板聲相應。一九五○年,師卸住持位,到上海駐錫在崇德會內,辟建茅蓬,建淨七道場,信眾畢集,一時稱盛。到一九五三年,世緣告盡,在上海示寂,世壽七十三歲,僧臘四十八夏。七日荼毗,翌年歸靈骨于揚州高旻寺。遺著有《來果禪師語錄》、《來果禪師自行錄》、《來果禪師開示錄》等行世。
- Feb 13 Wed 2008 13:55
正果法師
正果法師一九一三年七月廿四日,誕生於四川省自貢市自井縣大山鋪石子嶺張姓鹽商家中取名「子君」。家中兄妹三人,師排行第二。師之父信仰道教,師五、六歲時曾依父命皈依過一位年高道長。
- Feb 07 Thu 2008 15:50
印光法師
印光法師,法名聖量,陝西郃陽縣趙陳村人,名紹伊,字子任。法師弟兄三人,排行最小。小時候隨長兄讀儒書,穎悟非常考中秀才。15歲那年,在床上一病不起,在1881年21歲時,於陝西終南山五台蓮花洞寺,從道純和尚出家。第二年在興安縣雙溪寺印海律師座下受具足戒。法師在湖北竹溪蓮華寺充照客曬經書時,得讀殘本《龍舒淨土文》,始知有念佛法門。從此法師一生自行化他,與淨土宗結下了不解之緣。他畢生致力於弘揚淨土,被淨土佛徒尊為中國淨土宗的第十三祖。
- Feb 07 Thu 2008 15:49
虛雲老和尚
虛雲老和尚名古岩,又名演徹,字德清,祖籍湖南湘鄉縣。俗姓蕭(一說“肖”),,父玉堂,生母顏氏,庶母王氏。其父在福建做官,所以虛雲老和尚于道光二十年庚子七月出生在福建的泉州。出生後不久生母顏氏就病故了,庶母王氏將他撫育成人。13歲時隨父親回湖南湘鄉。師自幼對葷腥就不感興趣,見三寶物卻生歡喜心,喜讀佛書。17歲時,師就萌生了出家的念頭,曾隨堂弟一起出走到南嶽,後被家人截回,為了斷絕師出家的念頭,家人強迫師離開湖南到福建,並讓其和田氏、譚氏二人成婚。然師仍不改其志,同居而不染。田譚二氏,乃是官家子女,深明禮義,夫唱婦隨,頗亦樂意而聽從于師。19歲時,作皮袋歌留別田譚二氏後越牆逃至福州鼓山湧泉寺從常開法師披剃出家。出家法名古岩,字德清,隔年又依妙蓮和尚受具足戒。後妙蓮將衣缽傳授于他,師遂成為臨濟宗的第四十三代傳人。
師出家後其父在泉州,心情焦急,派人四處尋訪。師隱居後山石洞三年,冬夏一衲,以野菜充饑,禮萬佛懺。後其父告老還鄉,師就在鼓山當各種苦行職事,如挑水,圓頭丁,廚房做菜,齋堂和人添飯,如是三年。據師所說,在俗帶來五百大龍銀,就在這時,在齋堂裏當行堂時買小菜供養大眾,買得光光。
- Feb 07 Thu 2008 15:45
廣欽老和尚
廣欽老和尚生於清光緒十八年(西元一八九二年)。原是福建漳洲惠安人,本姓吳,家裏赤貧如洗。三、四歲時,家裏為老大娶妻沒銀兩,將師賣到晉江泉州李氏人家。李家務農,在山坡上種些水果維生,日子勉強過得去。養父母由於膝下猶虛,待他如同己生。師幼時體弱多病,養父母憂心如焚,為保平安,依當時習俗,在養母娘家附近觀音亭許願,將師送與觀音菩薩當契子。師亦本宿慧根,養母茹素,於七歲時,亦自願素食,不曾動搖。
- Feb 07 Thu 2008 15:44
玄奘法師
玄奘法師(約600年-約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師,漢傳佛教歷史上最偉大的譯師之一。俗姓陳,本名禕(yi),出生于河南洛陽洛州緱氏縣(今河南省偃師市南境),佛教法相宗創始人。高僧,佛教學者、旅行家,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
- Feb 07 Thu 2008 15:43
太虛法師
一
1890年,太虛法師生於浙江海甯縣長安鎮的一戶中產人家,一歲時作泥水匠的父親病逝,五歲時年輕的寡母再嫁他鄉,師由外祖母一手撫育成人。1901年夏,多愁多病的張氏步前夫之,僅二十八歲變夭逝了。太虛聞訊奔喪,“捧著她的頭入殮,默默地落淚”。
- Feb 07 Thu 2008 09:51
宣公上人
宣公上人,東北吉林省雙城縣人,民初戊午年農曆三月十六日生。俗姓白,名玉書,又名玉禧。父富海公,一生勤儉治家,以務農為業。母胡太夫人,生前茹素念佛,數十年如一日,懷上人時曾向佛菩薩祈願,遂生上人。
- Feb 06 Wed 2008 21:47
弘一法師
弘一法師(一八八0年一九四二),俗名文濤,字叔同。光緒六年九月生於天津,祖籍浙江平湖。父李世珍,字彼樓,為道光甲辰進士,與李鴻章、吳汝綸為會試同年,中進士後曾任吏部主事,不久後便辭官不做,返津經商,主營鹽業,幾乎壟斷了天津內外的鹽業,成為津門巨富;後從事銀行業。李彼樓樂善好施,創辦“備濟社”,向貧民施捨糧食棺木,又興辦義塾讓貧兒上學,在津門一帶博得“李善人”的雅號。生母上氏名鳳玲,為三姨太,略通文字,篤信佛教,對李叔同的成長具有重要作用。師五歲父喪,在生母王太夫人的撫育下長大。少年即聰慧好學,六七歲時,於《百孝圖》《返性篇》《格言聯譬》,即可琅琅成誦。十七歲時,從天津名士趙幻梅學習詩文駢文,又隨唐敬之學習書法及篆刻。十八歲。奉母之命,與天津衛芥園俞家茶莊的茶商之女俞氏成婚。同年師買下一部德國鋼琴,並開始學習拜厄的《鋼琴基本教材》及車爾尼的《鋼琴初步教程》。次年師長子葫蘆產後即夭折。一九00年次子李准出生。師二十五歲時三子李端出生。與滬上名妓朱慧百、李蘋香等有詩詞應和。經常參加票友演出,曾飾黃天霸等武生角色。